“奶奶,我出车祸了!”刘阿姨日前被一通电话吓得不轻,以为是自己的宝贝孙子出了车祸,情急之下从银行取出几万元现金交给上门取钱的人,结果悉数被骗。北京市反诈中心今日发出预警:沉寂多年的冒充熟人诈骗最近卷土重来,不到半个月已有19起报警。被骗资金均为线下交接,骗子甚至以招工为名招募未成年人专门来京充当取钱人。
几天前,家住海淀区的刘阿姨正准备做午饭,家中座机电话突然响了。“奶奶,我出车祸了!”电话那头传来“孙子”焦急的声音:“我和同学在外面玩,被车撞了,同学带我去医院,身上没钱,您快给我准备几万块钱,我一会儿让同学去家里拿。”刘阿姨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,脑子当时就蒙了。
放下电话,刘阿姨火急火燎地跑到银行取钱。随后按照“孙子”的指挥,在自家楼下,把现金全部交给了所谓的“同学”。事后,刘阿姨跟家人询问孙子的伤情才得知,孙子根本没有遇到车祸,这才发觉被骗,向警方报案。
刘阿姨遇到的是典型的冒充熟人类诈骗,作为传统电诈类型,多年前曾一度高发,最近几年已经很少出现。“近半个月,我们已经接到这类报警19起,受害人绝大多数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,且以女性为主,少则被骗几万元,多则数十万元。”
办案民警告诉记者,骗子用境外电话拨打受害人家里的座机电话,电话接通后一上来就焦急地喊奶奶叫妈,让老人误认为是自己的儿子、女婿、孙子。要么说自己出车祸了急需用钱,要么说因打架被公安抓了,需要付医疗费或者私下赔偿,而且丝毫不给受害人反应的时间,让受害人立即去银行取钱,马上就让朋友到家里去取。19起案件中最快取现时间仅用了20分钟,平均约3小时完成上门取现。骗子甚至会以钱款不够等理由反复向受害人索要现金。
根据报案线索,警方迅速开展侦查工作,相继查获9名取钱人员,均为外省未成年人且多为辍学在家。办案民警说,这些孩子有的是在网吧扫描招工二维码,有的是被路边招工人员招募成为电诈犯罪工具人。诈骗分子提供路费让他们到北京等待指令,待受害者上钩后,就立即安排未成年人到指定地点取钱转移赃款。
“此类诈骗就是利用老人遇到突发事件后恐惧、担心的心理实施诈骗。在高度紧张的情绪之下,老人甚至很难辨别声音。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的个人信息,所以能准确知道其家庭关系,甚至掌握受害人的住址实施精准诈骗,迷惑性更强。”民警提示说,老人接到这样的电话时,切勿轻信,最重要的就是冷静下来,先与家人核实,立即就能识破骗局。
另外,民警特别提醒家长,暑期是学生兼职打工的高峰期,家长一定要高度关注、核实孩子兼职的具体内容以及与何人联系,防止孩子被不法人员诱骗成为电诈犯罪工具人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瑞和网-瑞和网官网-无锡股票配资公司-股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