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,太阳底下无新事。
同行最了解同行,同行是“冤家”,同行相轻甚至相互拆台揭老底,那是时有发生的事。
这不,长城汽车魏建军公开炮轰“车圈”、“油箱门”、“0公里二手车”等行业乱象之后,躺枪的可不止有长城汽车的老冤家+死对头BYD。
网友们口中的“与长城身处同一战线”的吉利旗下高端品牌——极氪汽车,也受到回旋镖的巨大冲击和牵连。
如果说令陷入巨大风波的是“车圈恒大论”、“油箱门”事件,那么极氪中枪的正是一段时间以来业界普遍心照不宣的“0公里二手车”。
近日,包括中字头《中国证券报》在内的诸多媒体,陆续报道了极氪汽车全国多地直营店存在的销售“0公里二手车”现象,一时间极氪汽车被快速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极氪,由此成为了首家被“官媒”带头披露、广大媒体集中跟进报道的0公里二手车销售乱象厂商代表。
伴随着舆论的迅速发酵,极氪汽车方面随后作出了官方声明:
重点强调所售车辆“合法性”的同时,也透露对于部分终端销售乱象,公司已经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,会对问题进行彻查改进,以提升用户购车体验。
乐逗同学注意到,这个事目前已经在网络上大面积发酵,各路大小媒体相继跟进了报道。
极氪此番陷入的这波“0公里二手车”舆情风波,注定不小,宁静平息目测需要一些时日。
具体存在哪些销售乱象和操作手段,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上网查阅相关详细报道,以及继《中国证券报》后越来越多的媒体对相关对涉事门店及车主用户的采访报道。
在此乐逗同学就直接抛出以下几个耐人寻味、值得引发行业深思的点:
其一、销售0公里二手车,已然不是行业个例现象,而是已经发展成为普遍存在的“行业乱象”。
对此,工信部等主管部门此前已经召集了主流车企进京深入“探讨”,并且多部门围绕包括“0公里二手车”在内的系列行业乱象,进行的针对性的政策调整+新政出台。
既然如此,极氪汽车是此番被媒体报道且推上“热搜”的厂商代表,其它的呢,还有哪些家车企品牌在这个问题上比较突出?
其二、为何率先“中枪”的是极氪?证券报为何拿极氪“开刀”?
《中国证券报》这样的大媒体,有没有调查和掌握其它存在这种乱象的车企厂商相关信息?
要知道,贵为“中字头”的官媒,证券报在这个“细分金融”领域的属性和话语权还是比较足的,而一段时间以来也恰逢吉利控股《台州宣言》发布后战略大调整、极氪领克合并、极氪欲退市等关键时间节点。
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,极氪品牌被证券报爆出这样的行业性“大瓜”,令极氪深陷舆论风波,威力不小影响力不容小觑!
说到底,不仅国内即便放眼全球来看,媒体核心主要收入来源,普遍是靠商业广告合作为大头,极氪汽车大概率显然并非证券报的“大客户”。
不然人情世故,绝不至于搞到这个地步。
别说大媒体不缺广告不靠这个,CCAV的315专题报道,多年来也存在一样的路数,招商大客户,你很难看到其在315专题中“曝光”。
其三、极氪品牌经历了品牌、人事大调整,这个特殊时间节点上爆出这个大的舆情风波,究竟谁该为之负责/背锅?
是极氪品牌的原营销负责人、极氪科技集团原副总裁林金文,还是接替林金文,极氪、领克双品牌营销大业一手抓的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?
按理说,极氪品牌终端0公里二手车等销售乱象,尤其去年底集中上量冲业绩的12月份,那个时候林金文还是极氪品牌的主要营销负责人。
那个时候林金文,也是直接向安聪慧这个更大的大BOSS汇报工作。
彼时林杰,主要还只是聚焦于领克品牌销售大业。
换言之,事情起初是发生在调整前,即便是媒体爆出的今年5月份6月份甚至7月初还在进行的终端销售乱象,也是处于极氪品牌+人事架构大调整的过渡期。
涉事的那批车/那几批车,包括上险及作出这样操作决策的时间点,显然也是在大调整之前。
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,林金文应该是幕后“真X”,是极氪品牌0公里二手车策略的核心操盘手。
林杰则是接手了这个艰难任务,在问题“暴雷”之后实际坐在了极氪品牌营销扛把子这个位子上,所以林杰不该当这个“背锅侠”。
试想,如果林杰也操盘了这样的“0公里二手车”卖车策略,领克品牌应该也会爆出来,而不是极氪。
乐逗观察:
无风不起浪,事出必有因。
行业竞争不断加剧,尤其这两年同行之间不仅大幅度卷价格,而且以新势力为首的卷月销量榜单、周销量榜单等各种营销极限“内卷”的大背景下,卷出大面积的0公里二手车销售乱象,并不奇怪。
很简单,过去传统汽车经销商销售模式下,汽车销量更多的在拼“批发量”。
广大经销商可以作为车企厂商的“蓄水池”、“缓冲带”,遇到年中/年底业绩冲刺粉饰业绩数据时,大面积把车批发给经销商就行,中短期内是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和粉饰效果。
如今呢,特斯拉、新势力搞出来的车企厂家直营模式,正在加速颠覆传统的经销模式。
厂家与终端用户之间,少了一个可以用来缓冲/调节销量数据的“蓄水池”,车企之间也越来越拼“上险量”数据。
怎么办呢,左手倒右手的“0公里二手车”操作模式成为了车企品牌,中短期冲量/粉饰业绩的妙招。
目前也是法律法规的“灰色”地带,虽说消费者买到的是“二手车”,但“0公里”基本跟新车没啥本质区别。
问题是,如果企业长期发展稳中有升、趋势向好,那么中短期的一定程度上的“泡沫”,是有利于刺激经济和繁荣市场的催化剂;
反之泡沫堆积难以消化形成良性循环,泡沫被刺破的时候,注定损害极大贻害无穷。
如果只是极氪等极个别的车企厂商这么玩,谎言刺穿泡沫刺破,影响的也只是车企品牌本身的商誉跟形象;
如果行业参与者普遍都这么玩这么干,结局一定是对整个行业产生无法估量的深远伤害。
这么来看,魏建军的“车圈恒大论”乱象,还真是要重点管一管、防一防。
继任者和新的极氪营销操盘手林杰,压力山大!
瑞和网-瑞和网官网-无锡股票配资公司-股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